天圖律師
5月16日,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,強奸未成年人的罪犯趙某、王某某、陳某某被依法執行死刑。這三起案件性質極其惡劣,具體犯罪事實如下:
?趙某案?
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,趙某利用在非法“成長教育基地”擔任教員的身份,伙同他人通過虐待、非法拘禁等手段控制學員,并脅迫、利誘8名未成年女性(含3名幼女)實施強奸,還逼迫被害人長期服用避孕藥,導致多人患婦科病。此外,趙某還涉及故意傷害、詐騙等犯罪。
?王某某案?
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,王某某在網絡平臺冒充導演或女性,誘騙小學、初中女生拍攝不雅照片后實施強奸,共侵害9名未成年女性(含7名幼女及1名精神發育遲滯者),并長期脅迫、凌辱被害人,拍攝視頻威脅。其還猥褻其他10名幼女及1名男童。
?陳某某案?
2022年1月至4月,陳某某(有強奸前科)冒充學生潛入初中生QQ群,隨機添加女學生后以誘騙、脅迫手段實施強奸,單獨強奸3名幼女7次,并致被害人自殘、輟學。其還糾集同案犯輪奸1名幼女3次,并介紹他人實施性侵。
最高人民法院強調,此次執行死刑彰顯了司法機關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“零容忍”的堅決態度,傳遞了“侵害孩子者,必嚴懲不貸”的明確信號。
這起案件以最嚴厲的刑罰懲治了極端罪惡,同時也向社會傳遞了多重警示:
?1、法律底線不容觸碰?
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突破人倫底線,法律對此類罪行始終保持"零容忍"態度,死刑判決彰顯了刑罰與罪行的對等性原則35。任何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害行為,都將面臨最嚴厲的刑事制裁。
?2、保護體系亟待完善?
案件暴露出:
農村留守兒童監護缺失問題
教育機構人員準入與監管漏洞
網絡空間未成年人保護機制薄弱
需要構建家庭、學校、社會、司法聯動的綜合防護網。
?
3、教育預防至關重要?
家長需加強未成年人性教育與法治教育
學校應強化師德師風建設,建立侵害預警機制
未成年人需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。
?社會共治勢在必行?
4、每起案件背后都存在"旁觀者沉默"現象,需要:
建立便捷的違法犯罪線索舉報渠道
形成對潛在犯罪的社會監督氛圍
完善受害者心理干預與社會救助體系。
這些慘痛案例警示我們:保護未成年人需要法律嚴懲與源頭預防并重,更需要全社會共同構筑"不敢侵害、不能侵害、不想侵害"的立體防護體系。
聯系我們